
党建工作
你的位置:首页 > 党建工作
泽康所赴榕江支持足球新生力量发展,为贵州村超总决赛加油助威!
|
编辑:广东泽康律师事务所 发表日期: 2023-08-04
|
泽康律师所榕江足球之路 全景影像纪实 今年,贵州村超联赛横空出世,榕江县凭借小小的足球火爆出圈。精彩的赛事、特色的美食、热情的观众加上场内外的非遗展示,迅速使村超成为火遍全网的现象级赛事。 在关注村超赛事之余,我们了解到榕江县教育局为了支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,于今年5月组建了一支少年足球队,队员由榕江多所学校9至11岁学生组成,未来或将代表榕江县参加各类足球比赛,有望成为榕江足球的新生力量。为表达对以足球运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持,泽康党支部与榕江当地联系后,决定向榕江青少年足球队捐赠球服、运动服和足球等物资一批,以实际行动助力足球青训,支持贵州村超发展。 榕江足球之路第一站——古州二小 7月29日上午,泽康所党支部五名支委成员前往榕江县古州第二小学,榕江少年足球队队员们在教练组的带领下,对来客表示了热情洋溢的欢迎,随即举行了运动服装及足球的现场捐赠仪式。 ▲榕江县副县长陈再勋(后排左6)出席捐赠仪式 ▲泽康党支部获赠著名球星李金羽签名足球 捐赠仪式后,五名泽康人临时组队下场,与榕江少年足球队及教练组组成两支八人球队,进行了一场欢乐的训练友谊赛。榕江小队员们在场上拼劲十足,精神饱满,充分展现了球技和风采。 榕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足球教育,各学校已形成人人有足球、班班有球队、周周上足球课、年年搞足球比赛、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,为村超的爆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榕江足球之路第二站——归柳(水族) 榕江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,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%,共有16个民族,而榕江少年足球队中也有多名少数民族队员。为了深入了解榕江的社会变迁和队员们的家庭环境,我们的计划还包含了对老家在三名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小队员的家访。 ▲水族球员潘盼(中)和父母在一起 离开古州二小,我们开始了队员家访的第一站——探访水族小队员潘盼老家所在的归柳。归柳,是侗语的音译,意为长满映山红的小溪。归柳村坐落于深山溪谷,村内有小溪穿寨而过,传统吊脚木楼分布于溪流两岸,景色非常优美。 ▲右起:赵安琪(瑶族,U10队长)、杨诗语(侗族)、刘禹芊(水族) 潘盼是小可爱一枚,有着一双大眼睛,场上表现非常勇猛,在拍摄时则有点害羞腼腆。同为水族的队友刘禹芊,是2015年出生的一年级生,是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,但个子比不少二、三年级的姐姐还要高。她性格沉稳,训练认真,核心力量很好,可以做15分钟的平板支撑,与三年级的男生比赛可以踢赢男生。 ▲水族球员潘盼(右)和刘禹芊(左)在家门前 榕江足球之路第三站——宰荡(侗族) 29日中午,我们来到宰荡村,这里是深受游客欢迎的目的地,也是侗族大歌之乡。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侗寨鼓楼,鼓楼一般按族姓建造,一个族姓一座鼓楼。在侗族历史上,凡有重大事宜商议、起款定约、抵御外来侵扰,均击鼓以号召群众。现在鼓楼及其旁边的广场成了村民议事、休闲的好地方。小球员们来到这里,自然是把鼓楼前的小广场变成了训练场,追逐争抢玩得不亦乐乎。 ▲鼓楼是村寨的中心 我们作客的是杨诗语家。她在训练场上富有拼搏精神,在家里则对弟弟妹妹十分关爱,还主动帮助爸妈和其他队员一起摘毛豆准备午饭。在杨诗语家我们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,她父母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榕江最具特色的菜式,有牛瘪、腌肉、折耳根炒五花肉等等。 ▲队员杨诗语(侗族)和刘禹芊(水族) ▲左起:赵安琪(瑶族,U10队长)、刘禹芊(水族)、潘盼(水族) ▲杨诗语(侗族)和妈妈、妹妹在一起 ▲穿着侗族服饰的杨诗语 ▲杨诗语妈妈下厨 2023赛季村超总决赛 7月29日晚上,泽康访问团亲历贵州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(村超)决赛现场,感受现场炽热气氛,为参赛球队呐喊助威。“不争一球,何以争天下”的足球魅力,让现场与全网观众沸腾,气氛火爆堪比世界杯决赛。 ▲村超决赛,我们来了! 当晚,经过激烈角逐,车江一村与忠诚村在常规比赛中打成2:2,最终通过点球大战,车江一村以4:3击败了对手获得冠军,忠诚村屈居亚军。在决赛之前,场坝村与新中村上演了季军争夺战,最终场坝村以5:0赢得比赛,荣获季军。 比赛前三名的奖品也彰显村超的接地气,冠军奖品是小黄牛,亚军获得黑毛猪一头,第三名则喜获一头小香羊,获奖者和观众笑得合不拢嘴。 榕江足球之路第四站——常寨(苗族) 30日上午,我们和教练组驾车驶上盘旋的环山公路,来到了山顶悬崖上的苗族村寨——常寨。八开镇常寨村曾是榕江县深度贫困村之一,海拔在800米以上,地处月亮山腹地,群山绵延起伏,山多地少,长期以来,当地群众以种植水稻维持温饱。 苗族队员杨元恺的父亲1989年出生,初中时每周到镇上上学,都需要背着一周的用品、大米,在大山里面步行2个小时以上。他后来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本科,如今在榕江县城工作。杨元恺可能也遗传了父亲的好体力,在球队所有男孩子中6分钟跑名列第一,相比其他孩子能快出半圈。 ▲杨元恺一家在老屋门前 ▲杨元恺太爷爷 ▲乖巧的队员王敏菲(苗族) ▲龙通怡(苗族)爆发力和速度都很突出,在队里有大姐姐的风范 ▲龙通怡(苗族)练习带球 在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,常寨村近几年还在山顶开辟出一块平地,建设了一个水泥地标准篮球场,供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。 ▲杨元恺家人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饭 ▲常年云雾缭绕的山顶球场 高铁的通车,拉近了贵州和周边省份的距离,而国家经济的发展,又为特色文旅带来了汹涌的消费浪潮。榕江乡村足球由来已久,今年的爆火,正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条件综合作用,也和当地政府部门服务型治理模式息息相关。经过这两天紧凑的行程,我们深刻理解到,为何说村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,是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。 在和榕江少足队球员们接触的两天中,我们感受到村超比赛对他们起到的激励作用,也看到村超精神在他们身上的传承。正如村超宣传语所言,人生就该有追求,而我们,愿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催化剂。 |